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 - 2022年11月

持續革新教學規劃 激活自主學習動力


中學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學生除了學習不同的知識與技能,亦需要建立良好的品格,才能夠在成長的道路上步向成功,成為社會的棟樑。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以「敦品勵學」為目標,透過多元且優質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實踐校訓「明智顯悲」的精神,達至「明智成己業,顯悲惠社群」。廖萬里校長與教學團隊持續推動嶄新的教學規劃及措施,回應社會發展需要,幫助培育學生應有的知識、技能及態度,引領他們在未來發展的路上實踐自己的理想。

改革英語教學安排 推展「英語深度接觸計劃」

語言能力永遠是未來人才最需具備的能力之一,因此學校非常重視英語能力,投放大量資源以提升英語課堂的分組教學。「有別於一般分組課堂,我們會在學期間不斷更新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他們調配至最合適的組別。」廖校長指出,透過具彈性的分組教學安排,有助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將教與學的效能最大化。

另外,學校亦於中二級英語課程中引入英語戲劇教育元素(Drama in Education),由外籍英語教師進行授課。透過閱讀不同的短篇故事或劇本,學生能夠學習不同背景文化下的英語表達方式,而且在演繹的過程中更能深化他們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閱讀及演繹已有劇本有助建立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及說話能力,然而,我們希望能進一步的發展他們的英語寫作能力,因此在課程中我們亦加插劇本創作環節,讓學生有機會學以致用,並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及想像力。」

推動初中STEM創科學習 與灣區合作拓寬視野

隨着社會步向以資訊科技為本的知識型經濟體系,創新科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廖校長深諳此理,在教育生涯早年已積極推動科技教育,並在本學年正式於初中開展「STEM創客科」,認識微控制處理器、基本電子感應器、電子儀器的操作等,初步探索物聯網(IoT)的世界,奠定基礎的科創知識,引發科技思維及觸覺。除此以外,學校參與百仁基金「童擁AI」計劃,讓學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人工智能的編程知識等,進一步擴展科技創新領域的認知。

廖校長認為推動校內創新科技發展並不能閉門造車,因此學校計劃與大灣區青年發展促進會合作推行「大灣區科創教育培訓+國際大賽+大灣區生涯規劃」計劃。與此同時,廖校長更於2017年起獲InfoMatrix邀請擔任合夥人;學校亦在2021年成為大賽的中國合作夥伴及參賽隊伍推薦者。「InfoMatrix是全球最大型的國際中學生資訊及通訊科技大賽,每年有超過46個國家及1100多位參賽者參加。我以往亦多次帶領帶領中國內地及香港的代表學生隊伍前往羅馬尼亞的首都布加勒斯特與不同國家的尖子一較高下,並了解世界各地在創新科技教育上的發展。而隨着學校成為比賽的合作夥伴,我校的學生自然有更多機會參與賽事,踏上國際舞台,構建更宏大的世界觀。」

強調生命教育 長幼共融回饋社區

學校重視培育學生的品德及愛心,作為全港唯一一所與香港狗會合作的學校,共同開展「Pet Pet Buddy愛心小夥伴」計劃,透過讓學生參與犬隻訓練課程,滲入生命教育元素。廖校長表示:「在本學年我們將計劃進一步拓展,開辦針對小學生的訓練課程,由校內學生擔任隊長,帶領小學生組成服務學習小組。我們亦期望學生能夠與小學生及訓練犬一同到院舍探訪,為社區內有需要的人士提供輔導服務,潛移默化地建立回饋社會的愛心。」

除了聯繫區內小學,學校亦非常重視長幼共融,設有「茂峰長者學苑」,讓長者能夠透過與學生的交流,重拾活力。「我們發現很多長者其實對於創新科技有着非常大的興趣,但是無從入手,於是我們便決定推展『AI老友記』,為長者提供人工智能素養及編程培訓。學生在課堂上會擔任教學助理,與長者一同學習、交流,並合作開發AI系統。」然而,除了讓區內長者受惠,廖校長更希望學生能夠從長輩寶貴的經驗中學習,造就文化承傳,因此學校會邀請於不同行業及範疇具代表性的傑出長者到校,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人生智慧,並與有志於該行業發展的學生進行配對,促進生涯發展。

「學生能夠完全主導校園電視台,例如學生英語大使會主動製作宣傳影片,以同儕互動帶動校內英語氛圍,從而建立學校歸屬感。」
——陳淳泉副校長 (行政,校園電視台)

「中國投入大量科普教育資源,大灣區更是重點發展科創企業,因此我們期望透過計劃,搭建中港交流平台,甚至與大灣區科創企業進行配對,共同進行科創發明。學生能夠透過不同的活動親身體會,發掘自己的多元潛能,開展自己的無限可能。」
——廖國基副校長(學生成長)

「為了更好關顧中一新生適應新的學習模式,我們推行三班主任制,優化師生比例,讓所有學生都能夠獲得全面的照顧。與此同時,我們採行『三年一貫』的班主任制,班主任能夠長時間與同一班學生相處,有助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及成長需要,提供最適切的照顧及幫助。」
——黃詠欣助理校長 (訓輔教育組主任)

聯繫理工大學 助學生發掘未來可能

中學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學生在六年的學習生活中需要尋找到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適切的升學資訊對於學生而言自然是非常重要。為了讓學生能夠擁有清晰的前路觀,學校在早期便已經發展「茂峰學生發展藍圖」,引導學生透過了解自己的個人素質及興趣,尋找自己的發展優勢。

「豐碩的知識與技能能夠幫助學生開創屬於自己的發展方向,但是良好的品格才能讓他們邁向成功。我們期望學生在六年中學生涯後能夠成為優秀的『茂峰人』,學會自理、自律、自主。」
——林旭新副校長(教與學)

「『英語深度接觸計劃』(English Immersion Program)藉着一些日常生活的主題進行情境教學,讓學生能夠將英語融入生活當中,提供更多交流對話的機會。我們曾經以飲食、節日等作為課程主題,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並配合英語電視或節目廣播,讓學生能夠學習相關的詞彙或句式等,同時活用所學,將知識內化。」
——關啟賢老師(英文科組)

「透過『全校參與、訓輔合一』,老師能夠更全面地關顧學生的個人成長,為他們締造更優良的學習環境。」
——麥巾幗主任(訓輔教育組)

「學校透過與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及Clap@JC合作,組織並帶領全港共19間中學到訪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作參觀及學習活動。藉着商校合作、或與大專院校協作,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現實職場或升學的經歷,循序漸進地建立個人目標。」
——高紅懿主任(生涯規劃組)

「學校重視學生的多元智能發展,亦會提供平台讓他們的才能得以展現,其中我們邀請美術學會成員及選修視覺藝術的高中學生一同參與校園壁畫設計,由他們構思創作內容,體驗繪畫的樂趣。」
——郭少鳳主任(總務組)

教育傳媒

廖萬里校長 廖萬里校長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以「敦品勵學」為目標,透過多元且優質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實踐校訓「明智顯悲」的精神,達至「明智成己業,顯悲惠社群」。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以「敦品勵學」為目標,透過多元...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以「敦品勵學」為目標,透過多元且優質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實踐校訓「明智顯悲」的精神,達至「明智成己業,顯悲惠社群」。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以「敦品勵學」為目標,透過多元...
學校在本學年正式於初中開展「STEM創客科」,認識微控制處理器、基本電子感應器、電子儀器的操作等,初步探索物聯網(IoT)的世界,奠定基礎的科創知識,引發科技思維及觸覺。 學校在本學年正式於初中開展「STEM創客科」,認識微控...
學校在本學年正式於初中開展「STEM創客科」,認識微控制處理器、基本電子感應器、電子儀器的操作等,初步探索物聯網(IoT)的世界,奠定基礎的科創知識,引發科技思維及觸覺。 學校在本學年正式於初中開展「STEM創客科」,認識微控...
學校在本學年正式於初中開展「STEM創客科」,認識微控制處理器、基本電子感應器、電子儀器的操作等,初步探索物聯網(IoT)的世界,奠定基礎的科創知識,引發科技思維及觸覺。 學校在本學年正式於初中開展「STEM創客科」,認識微控...
學校會邀請於不同行業及範疇具代表性的傑出長者到校,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人生智慧,並與有志於該行業發展的學生進行配對,促進生涯發展。 學校會邀請於不同行業及範疇具代表性的傑出長者到校,...
學校重視培育學生的品德及愛心,作為全港唯一一所與香港狗會合作的學校,共同開展「Pet Pet Buddy愛心小夥伴」計劃,透過讓學生參與犬隻訓練課程,滲入生命教育元素。 學校重視培育學生的品德及愛心,作為全港唯一一所與香...
學校重視培育學生的品德及愛心,作為全港唯一一所與香港狗會合作的學校,共同開展「Pet Pet Buddy愛心小夥伴」計劃,透過讓學生參與犬隻訓練課程,滲入生命教育元素。 學校重視培育學生的品德及愛心,作為全港唯一一所與香...
學校重視培育學生的品德及愛心,作為全港唯一一所與香港狗會合作的學校,共同開展「Pet Pet Buddy愛心小夥伴」計劃,透過讓學生參與犬隻訓練課程,滲入生命教育元素。 學校重視培育學生的品德及愛心,作為全港唯一一所與香...
學校重視培育學生的品德及愛心,作為全港唯一一所與香港狗會合作的學校,共同開展「Pet Pet Buddy愛心小夥伴」計劃,透過讓學生參與犬隻訓練課程,滲入生命教育元素。 學校重視培育學生的品德及愛心,作為全港唯一一所與香...
為了讓學生能夠擁有清晰的前路觀,學校在早期便已經發展「茂峰學生發展藍圖」,引導學生透過了解自己的個人素質及興趣,尋找自己的發展優勢。 為了讓學生能夠擁有清晰的前路觀,學校在早期便已經發...
為了讓學生能夠擁有清晰的前路觀,學校在早期便已經發展「茂峰學生發展藍圖」,引導學生透過了解自己的個人素質及興趣,尋找自己的發展優勢。 為了讓學生能夠擁有清晰的前路觀,學校在早期便已經發...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